飞行的眼睛 | 比肩罗丹的雕塑大师乔治·尚克洛
Pietà 圣殇
圣殇是西方艺术史中常见的主题。这个主题描述的是圣母玛利亚在耶稣基督去世时从十字架上被放下来的场景。意大利原文的“pietà”,大致是怜悯或慈悲的意思,用以表现忍受着巨大痛苦下所展现出的母爱精神。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经应法国枢机主教之邀创作雕像作品《圣殇像》(Pietà),成就流传至今的艺术经典。
比肩罗丹的
当代雕塑大师
20世纪80年代,作为这个时代欧洲代表性的雕塑家乔治·尚克洛Georges Jeanclos,也选择了这一创作主题,完成了作品“怜悯”。这位经历过二战的天才犹太裔艺术家,是今天欧洲艺术圈眼中足以比肩罗丹的雕塑大师。童年为逃避纳粹搜捕,而躲进帕罗森林时所目睹的战争暴行,让尚克洛对于生命脆弱的课题有了深邃的思考,并最终成为他艺术创作风格中不可缺少的内涵理念。
尚克洛雕塑下的圣母,神态悲悯。她仿佛感受着此时儿子所承受的痛苦,而这样的痛楚,却是耶稣为人类的罪而作的牺牲。艺术家在青铜材质凝结那一刻的平静里,母亲的爱、人间的悲悯,让作品充满了人文的情感与精神,也将尚克洛心中对生命的深刻探索,用雕塑全然表达出来。
尚克洛的“怜悯”选择了青铜材质
为圣殇的主题添加了独特的艺术质感
作为信徒,尚克洛受到犹太教义的影响,节制了对亡者的悼念,对神充分信任。加之游学罗马时期,受到埃特鲁利亚雕塑的影响,尚克洛在作品中,并没有呈现出撕心裂肺的痛苦之相,而是将痛苦深深封埋在被布缕重重包裹,几乎严密遮敝的人物形象中。而当观众从表面的平静里,阅读到艺术家对于生命的深刻哲思,更能感受到悲悯与爱的真谛。
乔治?尚克洛 Georges Jeanclos,1933年出生于巴黎,十三岁时成为一位雕塑家的学徒。在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后,于1959年赢得了罗马大奖赛。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尚克洛制作了一系列陶土和青铜作品,在法国各界获得极大的认可。乔治?尚克洛的充满激情和力量的具象雕塑,通过对材料的掌握唤起情感。这些作品痛苦且充满悲情,拥有直接而挑衅性的辛酸。他们的面孔和姿势表现出人类非一般的悲伤经历,但通过巧妙地使用雕塑家所选择的媒介-薄薄的灰色陶土,保留了一种温柔的美感。
部分博物馆收藏
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基金/里昂美术博物馆/马赛卡蒂尼博物馆/布鲁塞尔伊克塞尔博物馆/美国约翰逊基金会/纽约犹太博物馆/巴黎犹太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奥塞尔的荣纳文化中心/坎布雷博物馆/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勒芒特塞博物馆/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部分公众艺术作品
让·穆兰纪念碑,香榭丽舍大道,巴黎/ 财政部之门,贝西,巴黎/ 圣阿尤尔教堂入口的中楣,普罗万/ 斯大林格勒广场喷泉,巴黎/ 卡里埃尔-苏尔塞纳学院的浮雕 / 图卢兹地区警察局入口门廊的装饰 / 纪念普伊德居埃里悲剧的纪念碑 / 圣朱利安-勒保夫喷泉,维维亚尼广场,巴黎 / 诺特丹姆德拉特雷耶大教堂的门廊,里尔
乔治?尚克洛作品“怜悯”
正于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飞行的眼睛 ——探索法国传奇古堡
卡帕萨艺廊的当代艺术”展出